1942年,苏德战场风云突变。在成功保卫莫斯科后免费股票配资平台官网,苏军却在哈尔科夫遭遇重创,战场形势再度恶化。德军乘胜南下,将矛头直指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。这座伏尔加河畔的工业重镇一旦失守,不仅会切断苏联与高加索的联系,更将使巴库油田落入德军之手,届时苏联将面临灭顶之灾。
在这危急时刻,斯大林一面调兵遣将组织防御,一面向盟国求援。据毛泽东秘书师哲回忆,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,斯大林曾亲自致电毛泽东,请求八路军出兵支援。这已是斯大林第六次向中国求援——在战役爆发前,他就已三次来电。
斯大林对日本的警惕由来已久。自九一八事变后,日本军部就扩张方向分为两派:主张南进东南亚的南下派和主张进攻苏联的北进派。1938-1939年间,关东军先后在张鼓峰和诺门罕挑衅苏军,却连遭惨败。这些失利促使日本转向南进策略,最终在1941年偷袭珍珠港。
展开剩余73%尽管日本主攻方向转向太平洋,但苏联远东防务依然吃紧。1936年《反共产国际协定》签订后,苏联始终面临两线作战的威胁。为稳住日本,斯大林甚至破例亲自到车站为日本外相送行,这在苏联外交史上实属罕见。1941年《苏日中立条约》签订后,斯大林仍不敢掉以轻心——当年德军入侵苏联后,关东军立即增兵至70万,在东北举行大规模演习。
此时苏联西线战况危急:开战数月就损失数百万兵力。为避免腹背受敌,斯大林将希望寄托在中共身上。由于苏联承认国民政府为合法政府,苏共与中共的联络都通过共产国际进行。延安枣园设有一个大功率电台,毛泽东与斯大林(化名菲利波夫)的秘密通讯就通过这个渠道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中共曾准确预警德国将进攻苏联。这份由阎宝航获取的情报虽被苏联忽视,但在战争爆发后,伏罗希洛夫元帅仍专门致电朱德表示感谢。
面对斯大林求援,毛泽东陷入两难。当时八路军正面临空前困境: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后,不仅停发军饷,还对陕甘宁边区实施封锁;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,用铁壁合围等战术疯狂扫荡。1942年冀东大扫荡后,日军制造了绵延数百里的无人区,八路军兵力从50万锐减至40万。
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,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。他回复斯大林:集结大部队易遭围剿,且装备简陋难以正面作战。当斯大林建议小股部队接收苏联武器时,毛泽东又指出中蒙边境地势开阔,部队易遭空袭。
1942年底,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白热化,斯大林三次急电求援。毛泽东审时度势,采取折中方案:派罗瑞卿等部驻守长城沿线,既形成对日牵制,又避免无谓牺牲。这一部署在1945年苏军进攻东北时发挥了重要作用——八路军迅速接管东北,抢在国民党之前接收日军投降。
历史证明毛泽东的决策极具远见。斯大林格勒战役后,苏军逐步扭转战局;而日本因深陷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争,始终未能北进。毛泽东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,既维护了中苏友谊,又保存了革命力量,为日后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这种在逆境中保持战略定力的智慧,正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中流砥柱的关键所在。
发布于:天津市浙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