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血战将范天恩:朝鲜战场上的虎将传奇配资炒股网开
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辉煌战史中,有这样一位特殊的英雄人物——他虽未获得将军军衔,却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绩。他就是被战友称为范老虎、被美军称为铁手套的范天恩上校。
从参谋到前线指挥员的转变
1938年,山东泰安青年范天恩投身革命洪流。在解放战争时期,他默默无闻地积累着军事经验。朝鲜战争爆发前夕,这位38军作战科长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——主动请缨到一线部队带兵打仗。就这样,他成为了112师335团的团长,带领这支英雄部队跨过鸭绿江,踏上了朝鲜战场。
展开剩余80%飞虎山:初露锋芒
1950年11月,志愿军在云山战役取得首胜后,38军奉命切断美军退路。范天恩的335团作为先头部队,在连续行军数日后发现了战略要地飞虎山。这座高地由南朝鲜第7师驻守,是通往美军后方的咽喉要道。
尽管部队已经疲惫不堪、补给匮乏,范天恩仍果断下令发起进攻。11月4日拂晓,335团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,仅用两小时就击溃了守军。这场胜利来得如此之快,以至于许多战士都意犹未尽。然而,由于美军机械化部队速度优势,38军未能完成合围任务,军长梁兴初受到了彭德怀司令员的严厉批评。
血战飞虎山阻击战
第一次战役刚结束,美军就集结重兵反扑。飞虎山再次成为焦点。范天恩指挥部队在阵地上构筑工事,为志愿军主力争取时间。在随后的五天里,335团承受了敌人飞机、大炮的狂轰滥炸,打退了敌军数十次进攻。
最危急时刻,战士们甚至含着石头充饥。当部队伤亡过半时,范天恩接到了撤退命令。这个决定让他怒火中烧——全团付出了如此惨重代价,为何要撤?但军令如山,他只能执行。后来才明白,这是彭德怀设下的诱敌深入之计。
松骨峰:铸就万岁军威名
第二次战役中,原本在后方休整的335团因范天恩的主动请战,意外成为了切断美军退路的关键力量。在松骨峰阵地,1营3连的勇士们用血肉之躯阻挡了美军第2师主力的突围。
这场战斗惨烈至极:连长牺牲、副连长三次负伤仍坚持战斗。当弹药耗尽时,战士们与敌人展开白刃战。指导员杨少成在最后时刻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。这场战斗铸就了38军万岁军的威名,也成为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的创作原型。
汉江保卫战:钢铁意志的考验
第三次战役后,范天恩本应回国休整,却因冻伤住院治疗。当联合国军发起反攻时,他不顾伤势赶回前线。在580高地的防御战中,335团几乎打光了所有兵力,连通讯班和教员都被派上战场。范天恩本人也因过度疲劳而昏倒。这场惨烈的阻击战为东线战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。
战功与谦逊
令人惊讶的是,这位战功赫赫的英雄在1955年授衔时仅获上校军衔。这正体现了我军不居功、不争名的优良传统。范天恩后来历任多个重要职务,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本色,直到2001年与世长辞。
范天恩的故事告诉我们:真正的英雄不在乎个人荣誉,他们在乎的是肩上的责任和心中的信仰。正是千千万万像范天恩这样的普通军人,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。
发布于:天津市浙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